首頁

嗨,歡迎來到品牌網

全國服務熱線:

品牌商入口
關注:  

掃一掃關注品牌網

客服微信號

關注公眾號

點贊: 3
為TA點贊

#佛像#

地藏王菩薩露天銅像

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坐落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、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、首批5A級旅游景區的九華山。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,像身高度84米,加上蓮花座底盤高度99米,整個銅像連同底座高155米,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之一。地藏菩薩為比丘相,右手持錫杖,左手持摩尼寶珠。面向西北方,端莊慈祥,以示“昭示眾生,國泰民安”。

所在地/隸屬:
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鎮九華街
目錄
1基本介紹
主體結構
配套建設
2價值功效
3歷史起源

基本介紹

主體結構

名稱 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。

時間 1995年開始策劃建造。

高度 像體高度84米,加上蓮花座底盤高度為99米,錫杖高109.9米(直徑1.5米),總高度139米,是世界上鑄造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。

面積 地藏菩薩圣像像體面積11602平方米總面積(含蓮座3470平方米),錫杖面積890平方米。

造型 地藏菩薩為比丘相,右手持錫杖,左手持摩尼寶珠。面向西北方,端莊慈祥,以示“昭示眾生,國泰民安”。

材料 銅像內部承力采用鋼筋混凝土筒體與隨形鋼架相結合的混合結構,鋼筋混凝土筒體直達銅像頂部。工程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,抗震設防7級。銅材采用仿金銅制作,該材料具有18K黃金光澤,銅像建成后金光閃閃。銅壁板2390塊(其中像體1730塊,蓮座660塊),壁板厚8毫米,分塊尺寸2米*2米,銅材1168噸,黃金65公斤重。

錫杖、寶珠設計為內藏燈光照明。

菩薩頭部光環設計為利用現代光電手段產生背光,夜間熠熠生輝。

菩薩銅像底座為3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,高45米。

奇觀 該銅像的巧妙之處在于其選取的角度,銅像背東面西,以獅子峰為背景,每當太陽升起時,從正面看霞光萬道,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時節還會形成獨特的“佛光”現象。

技術 銅像采用洛銅集團的專利技術——耐蝕亞金銅合金,即仿金銅制造技術。

配套建設

99米九華山地藏菩薩銅像景區以地藏菩薩銅像為核心,分內、外明堂、小西天和佛學院三個功能區。

內明堂以銅像主體為中心,通過依山就勢的自由布局,體現出人人都具備的淳樸、自然的佛性,功能上以朝拜為主。

外明堂滿足觀光休閑功能,景區以盤長和圓為元素形成完美構圖,并通過優美的生態景觀和多種文化藝術形式使游客感悟佛教文化、地藏文化。

小西天主要滿足游客禮佛功能。

佛學院主要滿足佛教研究及教學功能。

價值功效

九華山地藏菩薩巨型銅像底座3層。

第一層為面積1400平方米的禮佛堂,可舉辦各種佛事活動。

第二層為展覽廳,集中展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來歷以及四大菩薩的修行等佛教故事。

第三層為信徒提供各種型號的地藏菩薩銅像的微縮復制品。

游人可以乘坐電梯直達蓮花座觀光。

銅像體內共分12層,除必備的設備外,主要用于珍藏佛教各種珍寶,如舍利子、佛教法器、書畫等文物,不對游客開放。

歷史起源

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,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千姿百態的群峰,宛如蓮花,素稱“蓮花佛國”。唐李白賦詩贊曰:“妙有分二氣,靈山開九華”,“昔在九江上,遙望九華峰,天河掛綠水,秀出九芙蓉”,故而改原名九子山為九華山。

據記載,唐開元七年,新羅國國王金氏近親年僅24歲的金喬覺,毅然拋棄王族生活,削發為僧,攜帶一個叫白諦聽的獨角獸渡海來到中國,他遍游名山大川,尋訪古廟寶剎,來到九華山,見此山鐘靈毓秀,物華天寶,十分喜愛,于是就在山上結茅住庵,修道悟禪。從此,他虔誠苦修,棲身于巖洞,餓了就在山上采些野果子吃,渴了就取些泉水喝,心甘情愿地過著一種非常清苦的的修行生活。

金喬覺在山上苦修,曾住過山間不少的地方,也曾留下了許多奇異的傳說。據傳說金喬覺住過九子巖、蓮花峰、東崖峰一帶的山洞,無極洞、打坐石就是他當年活動的蹤跡,古拜經臺就是他當年誦經讀書的地方。他的苦修感動了眾多善男信女,當地鄉紳諸葛節等捐資,為金喬覺建寺。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池州太守張巖奏請朝廷賜“化城”額于該寺。

金喬覺在九華山修道時曾發下宏愿: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,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。人們把他這句話稱之為地藏大愿。金喬覺傳播佛經、傳述佛禮、弘揚佛法、普渡眾生,他圓寂時,相傳山鳴谷隕,群鳥哀鳴,地出火光,其尸身起越。三年而栩栩如生,眾僧都把他看著是地藏菩薩應化九華,尊其為地藏菩薩,建肉身塔供奉。九華山逐成為地藏菩薩道場。

九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佛教圣地,又以地藏菩薩道場而聞名于世,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(AAAAA級),每年到九華朝山進香、觀光游覽的信士、游人達200多萬人。

1979年,九華山與五臺、峨眉、普陀三座佛教名山同時對外開放,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宗教政策的落實,九華山佛事香火更加旺盛,二十年已接待海內外游人和香客一千四百余萬人次。1991年趙樸初先生視察九華山,稱贊九華山為國際佛教道場。但是,由于九華山地形復雜,峰巒林立,平地不多,歷代的寺廟依山就勢,以“廟舍合一”的小廟居多,一直缺少代表性的地藏菩薩形象標志,與盛世名山和改革開放形勢不相適應。

隨著科學的發展,借助現代的澆鑄技術來建造超規模的佛像已漸成趨勢,它既能弘揚佛教文化,又能為名山增色、為佛教增輝。特別是香港天壇大佛的落成,對九華山佛教協會的啟發很大,九華山佛協發心要在九華山建造99米地藏菩薩大銅像。

相關知識文章

網站提醒和聲明

本站為用戶提供存儲空間服務,凡本站注明"由注冊用戶上傳提供“的內容,均屬于用戶提交或轉載自其他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,版權屬于用戶或相關權利人。如有侵權、虛假信息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第—時間刪除或更正。

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,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,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,国产美女福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