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介紹
南山與觀音,因緣殊勝。觀音菩薩有十二心愿,其第二愿就是“愿長居南?!?,故稱南海觀世音。南山踞南海之濱,形似巨鰲,古稱鰲山,有觀音坐騎之相。瓊州歷來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,觀音菩薩在此尋聲救苦,普渡眾生之功德,童叟可頌。南山側望之東瑁、西瑁二島,相傳為觀音聞聲救難時擔土跌落而成。
1993年,中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、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興建南山寺,并批準在南山寺前海中敬塑108米高的觀音圣像。
1999年,農歷九月十九日,南山隆重舉行了“南山海上觀音”敬造工程開工典禮。工程歷時六載,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,2005年4月24日(農歷三月十六日,準提菩薩誕辰日)舉行盛大開光儀式。
景點景觀
南山海上觀音圣像敬造工程因其規模宏偉、意義殊勝、佛理底蘊豐富,被譽為“世界級、世紀級”的佛事工程。像體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,三面觀音手中分別持珠、持蓮、持篋,各有不同寓意。正面為手持經篋觀音,體現觀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;右邊為手持念珠觀音,體現觀音的解脫德;左邊為手持蓮花觀音,體現觀音的法身德。觀音圣像寶相莊嚴,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,蓮花座下為金剛臺,金剛臺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。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,并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,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“觀音凈苑”景區。
南山海上觀音像的造型設計集中了各個時代造像藝術的經典之處,并將其巧妙地結合起來,構成極富有美感的藝術形象。其衣袂飄飄似舉、其面相慈悲莊嚴,猶如踏海而來,欲度眾生脫離苦厄,整體形象令人一見而生崇敬之心,是“真、善、美”三者的完美結合。
南山海上觀音圣像造型設計既符合佛教教義,體現了觀音無緣之慈和同體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;又應信息時代之變,具備當今美學、建筑學、雕塑學、佛像藝術、科學技術的時代特色。
南海觀音還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法,組合運用聲、光、電技術進行大型燈光夜景演示,充分展示了“佛光普照”、“踏海而來”等觀音文化藝術效果。
實用信息
開放時間
08:30~17:00
美食
景區內有素齋,可供游客進食。
交通指南
公交路線:三亞市內有到南山的旅游專線車
環島高鐵:南山寺站